/szksjsxjd/sjjxcg/
首页- 思政课实践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成果

经典红色电影赏析优秀作品-2016级法学行政法班黄锦泓《炽热的红心》--指导老师:何月

炽热的红心
2016级法学行政法班    黄锦泓
指导老师:何月


    前段时间观看了《建党伟业》,首先给我的感觉是共产党的建立真的是曲折艰难,庆幸的是共产党顽强不屈,领导人物鞠躬精粹,还有很多渴望建党的同志们浴血奋战,为党捐躯。
    总体评价,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很清晰的描绘出建党之前的事迹以及整个晚晴和民国所发生的大事件。我是一个文科生,对于中国近代史较为熟悉,这部影片的剪辑使得每个历史事件在我的脑海描上了浓厚的一笔,让我更加印象深刻,也同时油然而生出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热血沸腾,震撼无比。历史事件众多以及人物之间内在关系过于复杂,使得《建党伟业》这部影片分量十足,但也表明编辑的难度。相比一些过于夸大历史人物和过于艺术化的电影,这部电影就非常尊重历史事实了。编剧为了突出标志性事件,采用了简化、清晰历史脉络的方法。
    首先,根据观看的众多历史事件,我先捋一下。故事讲述的是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1911年到1921年,这十年中,中国历史可谓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其中出现了一批早期共产党员,有毛泽东、周恩来、张国焘、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董必武,他们是中心,是风云人物,历史故事由他们书写。在晚清民国时学术思想丰富时期,因为他们的集聚,碰撞出先进思想的火花,从而经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要历史时段。为国家赴汤蹈火,热血奋战,在风雨飘摇时代,这远远不是一部电影能够承载的重量,令人揪心又震撼的著名历史事件和人物每每能够刻画的深入人心。
    我非常喜欢读历史,记得高中读文科那会,我就对民国时期的历史非常感兴趣,说不上很懂,但很喜欢观看和倾听这段时期的历史故事。《建党伟业》的时间线很清晰,也是我在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看的,看片子时的状态是很客观的。记得在那段时期里,社会比较动荡,政局不稳。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各据一方,所以人民比较恐慌。
    影片中有许多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其中一段是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无以许卿。”小凤仙回答蔡锷是说,你的心里不仅要有四万万国人,还要有我小凤仙。在动荡时期的爱情也是难能可贵,蔡锷与小凤仙无奈生于乱世中,在国家当前,在心爱的人面前。选择了为国家事业捐躯,彼此都是那么毫不犹豫和坦然,蔡锷无愧于小凤仙,而小凤仙亦不责备蔡锷,他们没有丝毫的抱怨,只有那赤诚报国之心,实在令我感动。还有一个片段时一对情侣在旅馆里殉情。一直不知道这画面的含义,后来上了网页搜索说这是《建党伟业》中有一个让人细思恐极的片段。说的是由于当时战争频发,资料大部分丢失或毁坏,建党的具体日期没有人记得,但正当时的报纸刊登了这对情侣殉情的新闻报道,然后建党准确日期是根据该新闻日期才推测出。看完后才发现这个细节,电影编辑真的很详细很细节化。
    全国人民都激情沸腾,心中渴望中国能够强大起来,不仅在北大,在全国各地,每个人都在思考中国强大的出路。员工老师们用知识智慧激起时代的浪花。工人们用力量为时代发展振臂高呼,农民们勤奋汗水无声地助威呐喊,每个人内心都在声嘶力竭的号召团结一致,战胜一切。整个民国时期都散发出华夏青年的活力,燃烧着激情。正因为人们的愿望一致,让广大群众无所畏惧前途的险恶。在这种时候,最不缺人才,亦描绘了许多鲜活的历史英雄人物,例如共产党的周恩来,精通中国的中庸之道,懂的灵活贯通。不会硬碰硬,不和北洋政府拼死对抗,该低头就低头。我认为周恩来同志的智慧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智慧。还有共产党的毛泽东同志,中国人都知道他的才气非凡很有领导风范的一个神奇人物,很难得这部影片没有深化夸大毛泽东,他也是一个普通的湖南群众,影片为了塑造他立体的形象,从他的生活他的妻子杨开慧的爱情开始记述。演员刘烨尽管外貌不相像,但把毛泽东的倔气演绎出来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志同道合,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人数众多的基层力量农民的重要性,首先让农民信任他们,搞土地。因为每个人做一件事都要有一个动机,农民想法单纯,土地是他们的命,所以搞土地,达到地主,平分土地,人人平等就是一个对农民很好的动机。
    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人,那就是留着长辫子的辜鸿铭先生。先生的思想很前卫,讲话很霸气很有逻辑,简直就是才气侧漏。记得一个片段是他被北大聘请然后上台领聘书时,被台下的人耻笑,他很淡定的回应道:“我的辫子是有形的,诸位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以犀利的言语讽中国思想开放上的形式自由,并没有真正做到言行也自由。
    看完整部电影,我感慨良多。整体而言,这部电影有很多闪光点,如群星闪耀、如细节精致,如将伟大领袖,革命元老都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表现出来等。影片中有许多闪光点,里面毛润之点评员工运动、陈独秀对工人同志的演讲将我党早期主要依靠发动员工和工人闹革命表现的很到位。北伐胜利后朱德拥抱着蔡锷的那个镜头,是如实还原了历史的场面,让观众感觉到真实和亲切,朱德与蔡锷这个场景,表现出一位新中国的总司令与旧中国的爱国军官的和谐,在国家面前,打战失败不可怕,因为彼此都是持着爱国之心为国家浴血奋战。而我此时望着一脸病容的少帅,不免内心潮湿,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爱国志士抛家别子,恩断红颜。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傲立在世界的东方,少不了很多如蔡锷将军一样的各民主党派人士的心血。真正的历史使我们要时刻铭记着为国奉献的各爱国人士。宋教仁在被枪杀临死前跟他的好朋友托孤,说家贫,望朋友帮忙照顾老母。这一刻,我的内心跟着配乐牵动,无比低落,久久后才发觉自己已经热泪盈眶。时年,他年仅31岁,他走了,像许多爱国人士一样入土化为尘埃。我全程被那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时代震撼震撼着,为国献身精神的发扬着,没有屈服,没有犹豫,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建造更好的中国。同时我也感到无比惭愧,生于一个和平的年代,作为21世纪的青年,精神境界远远比不上民国时期的青年员工们,我们不能认为他们的牺牲是理所应当,我们能做的是永远铭记令人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
    这部影片在上映的时候受到很多键盘侠的攻击,每个人以自己见解进行评价,褒贬不一。没有十全十美的电影,尽管这部电影没有做到完美无缺,但相比之前的以前的许多革命影片优秀。我们应该正确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片名既然叫《建党伟业》目的就是为了歌颂中国共产党,讲述我们党当时经历什么困难才能找到革命力量的,让我们对党的过去有正确认识,让我们对党有信心。在晚清民国时期,因为新思潮的流行,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青年员工都加入到救国行动中,因为局势的动荡使得很多青年即使都献出生命,也未得到响应。因为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寻找新办法新出路才能胜利,共产党在众多革命势力中存活至今,并发扬光大,是值得敬佩的。
    一个以基层力量为主导力量的执政党,为了躲避其他政党的侵害,连召开会议都是东躲西藏的,党员人数也少,最终以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华大地上的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共产党始终捍卫着这片大地。我们决不让历史重演,也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发慈悲不来侵犯我们,关键是强大自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们也绝不会任由人欺凌,过去如此,现在仍应如此。因为我们的伟大祖国早已经今非昔比,国家正在强盛,民族正在复兴!